繼獲得劍橋CAIE授權之后,武漢光谷劍橋國際高中(領科武漢)通過層層審核,正式獲得牛津AQA國際考試局授權。
分別具有一千年和八百年歷史的兩家古老大學在光谷劍橋又有了交集,歐洲和英聯邦較耀眼的牛津、劍橋兩大A-level課程均落地光谷劍橋,這也是目前武漢國際高中的“雙壁合一”。對于劍橋高中的學生來說,考試的選擇會更加豐富,沖擊之路將更加開闊。
A-Level課程被全球各國的11000所用英語授課的大學作為招收新生的入學標準。


AQA:來自英國本土較大考試局的授權AQA是英國本土較大的考試局,也是英國較新課程與考試改革標準的領銜制定者,有超過一半的英國學生用AQA考試局的課程與成績申請學校。2015年,牛津大學出版社與AQA考試局聯合組建了牛津AQA國際考試局。
來自JCQ發布的英格蘭市場份額數據顯示:2018年在英國,AQA科學考量常年穩居第一,超過43.5%的A-level考生、近70,000名A-Level考生選擇AQA科學考試。
劍橋大學CAIE的課程針對的主要是英國以外的國際學生,也是包含中國在內的較大量的國際學生選擇的課程。A-level課程何以成為大熱門?數據顯示,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大陸學生開始避開美國,轉而選擇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英聯邦和日本、中國香港等其他國家與地區。據一份較新公布的《2019中國學生海外留學調查報告》稱:20.14%的受訪者將英國作為他們的留學目的地,高于美國的17.05%。
在華中地區,越來越多的國際學校開始引進原本不被青睞的A-level課程體系。因為相比于IB課程,A-level課程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進行選課,“偏科”不再是劣勢,反而能夠揚長避短較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優勢。與此同時,A-level課程體系是被全球更多學校采用和認可的,學習A-level課程能給學生寬廣的擇校空間。“雙璧合一”后,劍橋高中A-level課程體系的優勢在A-Level課程體系的引進上,武漢光谷劍橋國際高中(領科武漢)一直走在前列,擁有豐富的A-level體系的教研與本土化創新經驗。早在2003年,光谷劍橋所隸屬的領科集團就與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合作,在中國學校中率先引進了A-level和IGCSE課程體系。

本次獲得牛津AQA的授權,也是繼劍橋大學CAIE之后,牛津大學AQA考試局對于劍橋高中實力的認可。至此,光谷劍橋國際高中成為了武漢同時獲得劍橋CAIE和牛津AQA雙重授權的國際學校。光谷劍橋校長韓慧老師介紹雙重授權給學生帶來的受益之處是——
第一,增加了更多的考試機會。之前光谷劍橋國際高中的學生只能選擇CAIE的課程科目與時間考試。引進牛津AQA后,A-Level的考試科目與時間選擇空間大大增加。
第二,考試組合會更多樣。之前學生們只可能選擇CAIE考試局針對國際學生的科目來學習和考試。而今后,隨著選擇空間的多樣化,A-Level課程體系揚長避短的優勢可以得到更好發揮,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優勢和適合程度,來進行科目組合的選擇。
第三,學習內容會更豐富。引進牛津AQA課程體系后,學校提供的課程將涵蓋兩個考試局的課程,學習內容會更豐富。

延伸閱讀:牛津和劍橋的淵源1167年,因為英法國王之間的矛盾,法國亨利二世禁止英國學生在巴黎大學求學,這些學者從巴黎回國,聚集于牛津,在國王和教會的支持下,形成了現在的牛津大學。
劍橋大學的歷史比起牛津大學要晚了60年。1209年,牛津的一位學生在練習射箭的時候將鎮上的一名婦女誤殺,從而激化了早已蘊含在牛津市民與學生、學者之間的矛盾,兩名學者竟然被當眾吊死。
整個牛津人心惶惶,學校停課,有教師和學生以個人或團體的方式逃離牛津。他們來到劍橋,發現這個寧靜的小鎮十分適合學習和研究。
他們在當地教會的幫助下在劍河旁安營扎寨,潛心文化傳播和學術鉆研,從而開創出一片新的學術天地。 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的校徽上都有一本書,劍橋的書是合上的,而牛津的那本是打開的。牛津人嘲笑劍橋人不用功讀書,只拿書本裝點門面。劍橋則毫不猶豫地回擊:“是你們讀書太慢,我們都學完了,你們還在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