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喜訊!
此前,廣州市教育局公布了廣州市第 一批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培育創建單位名單。華外在全市公、民辦學校中脫穎而出,成為廣州市第 一批20個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培育創建單位之一。
什么是廣州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
創建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是廣州市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規范和引領全市中小學校加快推進教育對外開放工作,進一步提高學校教育國際化發展水平和質量,培養德智體美勞多面發展且具有國際視野的新時代青少年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和《廣州市教育對外開放“十四五”規劃》重點工程之一。
“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建設工程”的建設內容為:遴選校園環境建設和文化建設國際化元素突出、師生國際交流與合作經驗豐富、教育教學基礎好及質量高的中小學校,將其培育和創建成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2021年至2023年,依據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創建指標體系,廣州每年確定15至20所學校為建設單位,至2025年,全市共培育和創建不少于50所市級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
廣州市第 一批教育窗口化學校培育創建單位是如何評審出來的?
為做到公信力及權 威性,廣州市教育局邀請來自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五地的國際教育專家組成評審團,依據《廣州市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創建指標體系》對申報學校進行嚴格考察和在線答辯。華外在全市公、民辦學校中脫穎而出,成為廣州市第 一批20個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培育創建單位之一。
華外的教育國際化體現在哪些方面?
華外創辦于2015年,是由同文教育集團與華南師范大學聯合創辦的一所高起點、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的全日制、寄宿制民辦學校。學校目前設立了雙語小學部、雙語中學部(九年一貫制國家課程)、創新融合部(國際認證融合課程)兩個學部。經過多年實踐,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國際化教育氛圍。
01國際化辦學定位與辦學理念
華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啟發潛能教育理論(Invitational Education)和全人教育理論(Theory of Holistic Education)作為學校辦學的主導思想,并將這一主導思想濃縮為“啟發潛能,培育全人”。
學校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相融合,彰顯“更中國、更世界”的辦學特色,弘揚“融匯中外、卓爾不群”的校訓精神,旨在培養多面發展、特長突出的時代新人和世界公民,建設溫馨友善、令人向往的學校。
“更中國”就是要把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更世界”就是堅持雙語教學和多元化辦學,融合世界教育理念、方法、課程、師資等,培養學生人類命運共同體、共享共贏和和平發展的意識和價值取向,立志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
02融匯中外的課程體系和育人環境
學校逐步構建了多元的課程體系,以國家核心課程為主線,對中外的課程進行有機整合,開設學生自主選擇的進階式校本拓展課程和探究課程,初中階段開設了西班牙語、德語、法語、日語和韓語作為第二外語選修課。
學校在2017年通過了美國Cognia認證(原AdvancED認證)和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的注冊;2020年通過了IB PYP和MYP的官方認證,成為了IB世界學校。由專家構建的“九年一貫多維外語課程體系”,經實踐檢驗效果非常顯著。學校由此獲得廣東教育學會民辦教育專業委員會授予的“廣東特色教育品牌學校”稱號。
學校育人環境優美,校園內標識實現中英雙語全覆蓋,既有蘊含中國文化元素的功能課室,也有豐富的國際化元素。
03多元融合的教師隊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80余人,有30多名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外籍教師;具有海外教育和工作背景的中方專任教師30余人。校級領 導與部分中層管理干部均具有國際化教育工作經驗或海外留學與工作背景。學校先后選派管理干部和教師赴國(境)外(美國、英國、芬蘭、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地)研訓累計180人次。
過去三年中,創新融合部參加IB官方培訓的教師人數超過100人次,10余名老師完成了哈佛教育學院的線上課程,超過5名教師完成了國際教育相關專業的學歷提升。
04豐富的國際交流活動和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
學校每年接待國際友好學校來訪不少于1次,近三年接待國際團組不少于5批次。學生積極參加各項國際賽事,包括數學競賽、模擬聯合國、英文拼詞大賽、英文辯論與演講大賽、鋼琴、繪畫、武術比賽等,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教育國際化,華外奮進在路上…
成為第 一批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培育創建單位,是教育行政部門與社會各界對華外堅持國際化辦學的充分認可,也是學校積極探索基礎教育國際化的新路徑與新機制,更是豐富學校教育國際化內涵,提高學校辦學品質的新契機和新要求。
華外在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創建過程中要把《指標體系》中的理念與規劃、組織與支持、環境與設施、課程與教學、合作與交流的具體要求融入教育教學管理體系中,抓好落實,制定專項考核辦法,量化工作指標,實現科學化、系統化、精細化管理。
華外將繼續加強”國際課程本土化、國家課程校本化”的研究,進一步開好“九年一貫多維外語”、第二外語、國際理解等校本課程;其次要加強國際化教育專業隊伍的建設,堅持開展教育國際化教師培訓與國際交流活動,增強教師國際化教育專業能力,提升專業水平;第三要加強教育國際化教育科研工作,以校內小課題的形式加強教學研究,借助華南師范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與同文教育研究院的指導與支持,組織開展國際化教育相關課題研究;第四要在國際層面加深學校間的交流,締結中外友好學校,通過線上或線下的形式,開展文化交流、雙師課堂、國際文化日、學生科研項目等活動,不斷提升師生的國際交流力和國際理解力。
學校將著眼于長期規劃,形成更加系統的教育國際化辦學思想和經驗,為實現培養多面發展、特長突出的時代新人和世界公民;建設溫馨友善、令人向往的學校的目標不斷前行,為社會提供更加豐富的國際化教育資源。